梨子手游盒子是专属领福利平台APP,通过盒子可领取满VIP元宝...
最近,在《新华每日电讯》上,浙江温岭一家长发表了一篇名为《被网游毁掉的孩子》的文章。向来这种亲子教育的话题容易得到共鸣,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的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转发。
文章的大致内容想必各位看标题就能够猜到一二。一个父亲,最初对自己的孩子报以期望“聪明、思维敏捷又兴趣广泛的文艺少年,喜欢写散文、古体诗词。初中时,他写的作文能把语文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。他对中外历史有浓厚的兴趣,而且是个小军迷,曾自娱自乐地作文分析二战中欧洲战场的著名战例“阿登反击战”的细节。”
孩子的进步,往往能够带给父母极大的骄傲,这种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的心态在我们的父母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。也许大家小时候也有这样的体验,你喜欢看书,他们本能的认为这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文学家,你喜欢画画,一套死贵死贵的装备第二天可能就会出现在你的书桌前……当你对一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,父母表现出的热情更甚,这就是我们的父母,而看到他们如此用心良苦,又怎么能让他们失望?这就子女……
《饮食男女》中女儿和父亲尴尬的关系
奇怪的是,你可以喜欢看书,喜欢画画,喜欢花花草草,就是不能喜欢游戏,尤其是网络游戏。
再说了一些自己的孩子曾经多么优秀之后,这位父亲笔锋一转,“然而,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之后,他就迷失了自己,迷失了人生的路标。游戏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,游戏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。”矛头直指游戏,似乎认定了游戏就是摧毁孩子的罪魁祸首。
逃课、7天7夜连续激战,学业荒废,几乎已成病态,可谓字字诛心。一个父亲万般无奈之下的控诉即便有所针对,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玩物丧志”这个成语几乎已经成为沉迷游戏的代名词,为什么会沉迷游戏?问题抛出却无人可解。因为这种社会范畴的问题并不在我们探讨范围之内,毕竟这其中的细节因素根本无从分析。
不同的时代创造出不同的游戏。在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,游戏完全靠人为分级,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游戏,大人有大人的游戏(这里切莫想歪,打麻将,打牌之类……),我们不可能看到一群大人蹲在地上打弹珠,拍画片吧……
如今,我们却能够看到大人和小孩同时坐在电脑前面玩一款游戏。有人想要靠游戏分级解决游戏沉迷问题,不仅不实际,而且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同样微乎其微。孩子10岁玩10岁的游戏,20岁玩20岁的游戏,30岁玩30岁的游戏,虽然分级很必要,但是对于沉迷游戏的人来说,分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于是我们把眼光放到教育身上,尤其是家庭教育。大家都在用着“只有人杀人,没有枪杀人”的语调来教训孩子的父母。看着这些人握着人尽皆知的道理,维护着他们想要维护的正义,对这个父亲所控诉的现象没有丝毫的感同身受,只是一味嘲笑和反对。
更可怕的是,往往说这些话的人自己还非为人父母,他们也许正处于玩游戏的阶段,我或许能够猜到有些人正一边玩着游戏,一边充当着键盘侠来嘲讽别人。
每次遇到这样的新闻,还有一些类比显得尤为残忍,比如:我也玩游戏啊,为什么我能考上大学,你的孩子就不能?
再比如:我们读书那会,成绩好的都打游戏,成绩差的就打牌。我打完游戏再打牌两不误,还不是照样大学毕业了。
……
所以,足够优秀的你们就可以肆意嘲笑别人了吗?
去年3月,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》做了一项关于网游成瘾的研究。
研究提示,游戏成瘾可能的确存在,但远没有到泛滥成灾的程度,也无法与酒精、甲基苯丙胺甚至赌博成瘾相提并论。
所以,从病理的角度来看,游戏成瘾的概率很低,能够让人感受痛苦的临床症状更是少见。
对于大部分孩子和年轻人而言,网络游戏将成为其发育过程的一个正常部分,绝大部分人是可以在游戏和工作生活中找到平衡点的。
这里说的绝大部分就是评论中的我,但并不意味着因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,就可以去嘲笑那些找不到的孩子和家庭,去指责他们的父母没有帮他们早日脱身。
于我们而言,他们更多的是受害者。
游戏在我们面前只不过是一个玩物,可以任由我们掌控。可是在他们面前如洪水猛兽,丝毫没有抵御的能力。
只是想要寻求更强大的力量保护一下自己的孩子,这并没有什么错。
《2012》就在我们身边
我们都在说教育的缺失,家庭教育是否有正确的模板?有没有人能够告诉这些家庭他们错在什么地方了?
很多时候,我们一边在反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千篇一律,一边又想要将成功的教育模式化,然而每个人最终都将成长为不同的个体,是善,是恶,是强大,是卑微……都无从选择,尽管颇有些宿命论的味道,但是也正因如此,才组成了这样的社会。
父母的诸多无奈,是他们不够努力?还是他们不够关心?或许都不是,是尝试之后的太多之后对失败的反思。
我们需要的不是道德绑架,而是设身处地,如果当我们也同样遇到这样的情况,又该如何……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