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列之最还是系列之罪?《AC影》真能挽救育碧吗?

03-20 电脑游戏 投稿:管理员

梨子GM手游盒子(高返利版)

梨子手游盒子是专属领福利平台APP,通过盒子可领取满VIP元宝...

  当育碧宣布2025年是“《刺客信条:影》之年”时,全球玩家仿佛都听见了这家法国老牌大厂在财务ICU里发出的最后一声倔强呐喊。

 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年度大作,一边被媒体吹捧为“系列叙事巅峰”,一边被网友戏称为“DEI(多元平等包容)教材式灾难”,堪称游戏界的“薛定谔的神作”——在打开销量统计之前,你永远不知道它是来救场的英雄,还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不少朋友或许早有疑问,《刺客信条:影》究竟会成为“系列之最”还是“系列之罪”呢?

  《刺客信条:影》的争议从选角开始就充满戏剧性。当育碧宣布主角是日本战国时期的黑人武士弥助时,历史学界和游戏圈便同时炸了锅。

  日本议员浜田聡直接向国会提交质询,痛斥“游戏篡改历史堪比AI生成伪史”,而历史学家平山悠却搬出织田信长赠剑的文献力证弥助的武士身份。这场面像极了学术辩论赛现场——正方搬出《信长公记》逐字分析,反方则甩出“没有姓氏算什么武士”的灵魂拷问,唯有玩家在弹幕刷屏:“你们吵归吵,先把弥助的颜值整上行吗?”

  育碧显然低估了“政治正确”在东方文化中的杀伤力。当弥助顶着朋克脏辫挥舞武士刀时,日本玩家仿佛看到了肯德基推出麻婆豆腐汉堡——既魔幻又下头。

  更讽刺的是,同人圈连夜把弥助改造成“黑皮辣妹”,同人图点击量秒杀官宣视频,完美诠释了“不是黑人不行,是丑黑真的不行”的互联网真理。

  如果说选角争议是面子问题,那育碧的财务危机就是生死存亡的里子。过去四年,这家曾出品《刺客信条》《看门狗》的巨头,市值从121亿美元暴跌至17.8亿,比比特币过山车还刺激。

  前暴雪设计师Mark Kern曾这样锐评育碧:“推广DEI时有多激进,关停工作室时就有多狼狈”——大阪和旧金山工作室的关闭公告,成了《不羁联盟》停服后的又一记墓志铭。

  主播Asmongold的吐槽则显得更为扎心:“《星球大战:亡命之徒》销量扑街,是因为主角连抢劫银行都不敢,只能偷便利店口香糖!”

  而玩家对《刺客信条:影》的期待值,早已从“求你再信我一次”降级为“我倒要看看还能多烂”。毕竟,当游戏延期公告比生理期还准时,连育碧员工都学会用“技术性调整”当请假理由。

  正当育碧在破产边缘蹦迪时,游戏媒体突然集体送上“爱的供养”——IGN盛赞其“开放世界密度史上最佳”,GameSpot吹爆“双主角叙事媲美《最后的生还者》”。

  这番操作让网友恍惚间以为打开了平行宇宙的测评:一边是媒体老师对着4K江户城截图吟诗作对,一边是玩家在论坛哀嚎“弥助的脸模像被马车碾过的法棍”。

  这场荒诞剧的高潮,是某测评编辑不小心泄露天机:“试玩版里NPC会突然悬浮半空,但考虑到育碧的处境,我们决定用‘动态环境艺术’来描述这个BUG。”而玩家们早已看透一切,在Steam评论区发起行为艺术:“预购《刺客信条:影》,附赠育碧破产纪念徽章,先到先得!”

  如今,《刺客信条:影》成了游戏界最大的赌局。育碧押上全部家当,赌玩家会为“史上最贵江户城”买单;玩家则搬好板凳,准备围观“法国老字号如何用3A大作给自己写墓志铭”。就连日本议员都加入吃瓜阵营,一边谴责“文化挪用”,一边偷偷查攻略想刷弥助好感度。

  唯一能确定的是,这场闹剧注定载入游戏史——要么成为育碧触底反弹的“黑船事件”,要么变成商学院教材里的“多元化营销翻车经典案例”。

  至于那位引发世纪争议的黑人武士弥助,或许早已在平行时空和性转亚瑟王喝起了跨界下午茶:“兄弟,听说没?在《Fate》片场,只要颜值够顶,连历史老师都给你点赞!”

标签: # 刺客信条影
声明:野钓者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vipfengzivip@qq.com